行业新闻

【浙江日报头版】我们是“救火队”:浙江硕和机器人公司帮扶口罩企业扩大产能

发布时间:2023-12-16 08:23:02 作者: 刀锋平台

  原标题:【浙江日报头版】我们是“救火队”:浙江硕和机器人公司帮扶口罩企业扩大产能

  4月13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我们是“救火队”:浙江硕和机器人公司帮扶口罩企业扩大产能》一文,全文内容如下:

  “我们就是一支‘救火队’!”过去3个月,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兴经历了创业以来最艰难也最欣慰的日子。

  国内疫情暴发之初,企业被编入“金华市防疫企业技术服务保障组”,24小时免费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修机器。他们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15天抽调技术骨干49人次,为5家口罩公司可以提供维修服务,使金华的口罩产能提升20倍,大大缓解了当地口罩短缺的状况。

  在急需增产却一“机”难求的紧要关头,硕和临危受命转产,自主研发口罩机。克服产业链供应不足、技术工返岗率低以及交付时间短等难题,俞兴与团队花了17天时间研发出金华首条口罩生产线。

  危机,是“危”,也是“机”。3月以来,国外疫情蔓延,国内口罩企业纷纷内销转出口。市场对生产口罩机器的需求也日趋旺盛,这让硕和看到了商机。“我们正在研发KN95口罩生产机。”俞兴和记者说,预计4月底首台样机就会下线小时,停产一年的机器开工了

  疫情暴发之初,金华各大医院急需大量医用口罩。而金华市区唯一一家具有医用口罩生产资质的企业,却因经营不善在2018年就已停产,口罩生产线一年多没有开工。

  正在企业负责人徐军一筹莫展时,金华市经信局投资创新处副处长钟鸣带队检查公司制作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刻打电话联系了硕和总经理洪灵。

  硕和是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金华唯一一家被列入国家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省级“机器换人”工程服务企业。1月底,企业被编入“金华市防疫企业技术服务保障组”技术攻关突击队,24小时免费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修机器。

  洪灵带着工程部和电气部两位技术骨干来了。3台电机、2个气缸、6个电磁阀、气管和传送带等零件全部拆掉换上新的。然而,零件换好了,调试过程中,切割机刀片又断裂了。当时,全市的零部件企业就没有开工的。徐军和洪灵挨个打电话托熟人买刀片。几经周折,终于在金华开发区找到一家公司,愿意马上复工为公司可以提供零件。修机器、重新调试、研究生产工艺……饭都顾不上吃,洪灵和同事连续干了8个小时。

  从1月底开始,硕和抽调技术骨干,15天时间为全市口罩公司可以提供511小时维修服务。金华口罩日产量从3万只跃升到60万只,提升产能20倍,极大缓解了当地口罩缺乏的状况。

  2月11日一大早,俞兴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钟鸣打来的。虽然全市医用和民用口罩企业都动起来了,但由于设备陈旧,产量远远赶不上防疫需要。

  疫情当前,俞兴他们面临三道坎:外协代加工的企业不能开工、技术人员到岗不足、研发时间太短。“连修机器的标准零件都很难买到,更不用说造一条生产线出来了。”

  口罩机有9130个大小零部件。其中,400多个是标准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剩余的都是非标准零件,需要拿着图纸去工厂定制。硕和成立“医用普通口罩全自动设备研制小组”。首批先制造10条生产线家市内、省内和省外的生产配套企业,交由金华市经信局负责对接省经信厅进行开工备案,解决外协代加工这一难题。

  艰难而漫长的10天过去,零件全部按时到厂。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环节——组装调试。俞兴从别的企业借来两个技术员,组成17人的装配组。由俞兴带队,分两个班次24小时连轴转。

  2月28日首台样机顺利完成。一片片淡蓝色的口罩如同雪花一般从机器里“吐”出来,那一刻,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3月10日左右,首批10条生产线完成组装调试,送至企业投入生产,当日生产了80万只口罩。

  “转产造口罩机是为了金华防疫企业要,暂不接受预订。”俞兴感慨地说,经过这一次突击练兵,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截至目前,硕和已经成功研发了26条口罩生产线,全部销售给金华本地企业。俞兴和记者说,他们正在研发的KN95口罩生产机,预计4月底首台样机就能下线。为从容应对这一新增业务,硕和分成了两个业务部门,一个负责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主营业务,另一个负责口罩机研发生产。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 沃尔德:8月29日接受机构调研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下一篇: 鬼谷八荒刀修范畴技术调配思路共享